金属六支部庆祝浙江大学125周年校庆之校史学习活动

发布者:孙亦然审核:终审:发布时间:2022-05-25浏览次数:169

2022518日晚2000,bwin必赢金属所研究生第六党支部在浙江大学125周年校庆之际,支部金宸同学于铸工楼C204会议室带领大家学习了浙江大学校史,进一步增强爱党爱国爱校的情怀。


前身 | 求是书院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杭州知府林启创办利用普慈寺创办的新型学校求是书院。同年521日正式开学,为浙江大学前身。

求是书院自创办起经历过多次改名,分别于1901年改名为浙江求是大学堂,于1902年改名为浙江大学堂,于1903年改名为浙江高等学堂,于1912年改名为浙江高等学校,然而,1912年新成立的民国政府以学制不符为名取消了各省高等学校,其中包括已经更名为浙江高等学校的求是书院。1914年随着最后一届学生毕业,浙江高等学校停止办学。



复校 | 求是书院

 

1927年,浙江省政府同意拨还原浙江高等学堂校产,成立大学。求是、浙高师生遂在求是书院校址复校,成立国立第三中山大学。新筹办了文理学院,并将浙江公立工业专门学校和浙江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分别改组为其工学院和农学院,192841日,改名为浙江大学,同年称国立浙江大学National Chekiang University)。

 

薪火相传 | 求是精神

 

1936年,竺可桢担任浙江大学校长,这一接任就是十三年。在老校长竺可桢的领导下,一个只有文理、农、工3个学院16个系的地方性大学,一跃成为有文、理、农、工、法、医、师范7个学院27个系的综合性大学,是为中国最好的四所大学之一,被英国人李约瑟盛誉为东方剑桥

19381119日,竺可桢在广西宜山主持召开校务会议。在他的倡议下,会议确定了求是为浙江大学校训。竺可桢不仅是求是精神的积极倡导者,也是一生笃行求是精神的楷模。

竺可桢老校长也为浙大留下了广为流传的两问:诸位在校,有两个问题应该自己问问,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做什么样的人?竺老两问直至今日依然萦绕在每位浙大人的耳畔,指引着自身发展与人生规划的方向。

 

文军长征 | 浙江大学西迁

 

1937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9月,杭州告急,竺可桢以他惊人的胆略和魅力,毅然率领全校师生西迁,一迁浙江西天目、建德;二迁江西吉安、泰和;三迁广西宜山;四迁贵州遵义,途经浙、赣、湘、粤、桂、黔六省,行程2600余公里,于1940年初,抵贵州遵义,在遵义、湄潭、永兴办学七年。学校还在浙江龙泉建立分校。

由于西迁办学中的浙大师生弦歌不缀,坚持教学科研,取得了众多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比如王淦昌的中微子研究,束星北的相对论,贝时璋的细胞重建研究,罗宗洛的植物生理学中微量元素研究,谈家桢的遗传学研究等,都属于当时科学前沿的重大成果。


调整发展 | 1952院系大调整

 

院系调整前,浙江大学拥有文、理、工、农、法、医、师七个学院。1952年调整后的浙江大学只保留工学院电机、化工、土木、机械四系,并入之江大学相关工科及厦门大学电机系。

一方面,浙江大学部分系科和教师调整到中科院和其他院校,为新中国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事业发展作出了贡献;

另一方面,部分院系重新建校分别发展成为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调整后的浙江大学成为一所多学科性的工业大学。

 

同根同源 | 四校合并

 

1998915日。由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四所大学合并组建的浙江大学在杭州宣告成立。

四校合并之初,学校就提出了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研究型、综合型和创新型的一流大学的目标。

20021217日,刚调到浙江工作两个多月的习近平同志就到学校考察调研,他指出浙江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航空母舰’”,希望学校朝着世界一流大学目标迈进。

 

改革创新 | 勇攀高峰

 

二十多年来,浙江大学通过改革突破发展瓶颈,通过改革破解发展困境、激发活力,通过改革完善治理架构,提高治理水平和能力。

经过二十多年的融合发展,浙江大学在国际主流排行榜中的位次大幅前移,国际声誉和影响力显著提升,QS2022年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居全球第45名,2022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第3位,2021软科世界大学排名第52位。


在集中学习了浙江大学的校史后,为了加深对校史的认识,支部组织了以问卷答题为主要形式的校史知识竞赛,并设置一二三等奖。经过紧张的答题环节,同学们都较好地完成了试卷,根据答题结果,为同学们颁发了精美的浙大纪念礼品。


      改革是浙江大学的天然禀赋,也是浙江大学的优势所在!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