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9日,我院42名博士生在韩高荣院长、李翔、刘金芳和项婷婷老师的带领下,赴澳门大学进行学术交流访问。我院师生听取了澳门大学教授的精彩学术报告,交流双方通过口头报告与学术墙报展的形式分享了最新的科研成果。澳门大学应用物理及材料工程研究院对我们表示了热烈地欢迎,双方希望借此契机开启今后深入交流,擦出科研创新的火花。
第二天上午,双方在澳门大学应用物理及材料工程研究院举行了“澳门大学-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学术研讨会”。首先,澳门大学李宗津教授对澳门大学的发展历程做了简要介绍,特别展示了应用物理及材料工程研究院的发展历程以及学科建设情况、师资教学力量,并期待未来与浙江大学建立更加深入的合作。接着李教授向我们展示了团队在风力发电方面的研究。通过的李宗津教授介绍,我们了解到包括澳门大学校长在内,澳门大学应用物理系内的多位老师都是浙大人,这让我们倍感亲切。随后,我院韩高荣教授向澳门大学介绍了bwin必赢的历史沿革、国内外排名、学科建设、学院师资教学力量等相关情况。最后,韩高荣院长希望浙江大学与澳门大学接下来可以开展全方位、多方面的合作,得到了在座师生们的一致赞同。
紧接着,澳门大学应用物理及材料工程研究院的三位教授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学术报告:曲松楠教授创造性地提出利用廉价的尿素和柠檬酸制备得到碳纳米点,用于癌细胞的被动靶向定位与光热治疗;孙国星教授通过水泥水化提取纳米粒子作为聚合物的添加剂,获得的水凝胶可同时实现高抗压强度,高拉伸率和高回复性,同时,这种纳米氢氧化钙添加剂也可以实现泡沫混凝土的工业化生产;许冠南教授致力于高能量密度超级电容器的研究,在赝电容材料领域具有独到的见解。
在澳门大学老师介绍他们在材料科学探索及产业化方面取得的成绩后,我院和澳门大学的20位研究生分别就自己的研究内容进行了学术汇报,汇报内容涵盖了能源材料、信息材料及生物材料等多个方面,精彩的研究报告引起了激烈地讨论,双方就自己关注的学术问题进行了友好的交流。午间的学术成果墙报展示环节更加全面地展示了两校博士生的研究课题及科研成果,双方共39位同学参与展示了自己的学术墙报,同学们就感兴趣的领域积极地互动,创新的火花在言语交流与思维碰撞中被激发。
双方科研成果交流结束后,我们参观了澳门大学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负责老师为我们详细介绍了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过程。他们对中药健康系列产品的创新理念是“保留中药有效成分的完整性以及传统功效的传承性。通过‘活性成分的整体输送,以达到最佳功效’”。这些先进的制备工艺和理念以及新兴的中药产品拓宽了我们的视野,刷新了我们对中药固有的认识,将中国传统的中药文化与先进的近现代西方科学技术相结合,使得中华几千年的中药文化在新时代得到更好地传承和推广。
之后,我们又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澳门大学应用物理及材料工程研究院的部分实验室。澳门大学与境内高校相比较而言拥有非常优渥的实验条件,宽敞洁净的实验室、先进的仪器设备(例如原位电镜、原位拉曼、原位XPS等)以及学生对这些高端仪器拥有充足的使用时间。在参观期间,我们看到不少学生仍然在认真地做实验,丝毫没有受到我们影响。优越的实验环境和勤奋的师生相辅相成,使得澳门大学在几十年间迅速崛起,成果颇丰。
除了学术上的交流,我们也对澳门当地历史文化进行了一番走访。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喜迎澳门回归祖国二十周年。交流访问团一行参观了澳门圣保罗教堂遗迹大三巴牌坊以及回归广场。亲身领略了澳门从几百年前到现今的轨迹。因为一个美丽的误会,澳门的名字被叫做“macau”,正是“妈阁”词的音译;残损的大三巴牌坊诉说着澳门往日的沧桑和传奇,而矗立在回归广场上的金色的盛世莲花象征着澳门今天的繁荣。风风雨雨三个世纪,给澳门留下了一道道历史的痕迹;二十年来辛勤耕耘,这片莲花宝地沐风而发,一茎清香映日红。在回归广场的莲花雕塑前,同学们也深切的感受到了祖国二十年来的发展,纷纷为我们伟大祖国深深祝福。
本次研究生学术文化交流活动进一步增强了我院与澳门大学的友谊,也为未来两校开展更广泛、更深入的科研合作奠定了基础。走访澳门当地历史文化建筑,让我们感受到澳门在回归前后的变迁,也对未来澳门之后的发展产生了憧憬。在与澳门大学师生进行科研交流的过程中,同学们不仅开拓了眼界,提升了自己的交流表达能力,更重要是通过学术交流,拓展科研思维,迸发出创新火花。同学们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将会做出更多高质量工作,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及世界一流材料学科贡献力量。同时,我们也期待两校在学科建设和学术交流方面开展更多合作,携手共进,勇攀材料科学高峰!
图:蒋杰、岳慧、陈雪华
文:蔡丹、张燕、周正、滑晨铮、叶竞、罗赛、郑家广、陈曼、姚振东
学生感言节选
他们的工作第一眼看上去简单,但细细思考,其中巧妙的材料设计以及纳米颗粒与水凝胶的表界面的科学问题都让我回味无穷。更重要的是,其廉价的原材料、简单成熟的制备方法都非常适合规模化生产,可以说是兼具科学深度与应用前景的优秀工作,也让我感受到了材料科学的魅力!以小博大,用精巧且简单的方法制备出的材料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并用科学的理论来阐释其中奥秘,这才是作为一个材料科研工作者应该专注的。
——周正
其中孙国星教授所研究的泡沫添加剂可以让水泥获得更好的隔热效果。这样的技术已经产业化并且达到了先进水平。这更鼓舞了我以后做科研还是尽量往产业化方向去研究,踏踏实实的做出有用的产品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全人类。
——邓盛珏
在这次交流中,有幸能口头和大家分享我的学术成果,在解答老师和同学们疑惑的同时,我也在思考:今后如何能更加自然流利地实现自我表达,如何培养自己发现问题、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尽管路漫漫其修远兮,吾辈必将上下而求索。
——陈步航
两天的澳门学术交流是短暂的,澳门之行,开拓了自己的科研视野,丰富了个人的人生阅历,领略了澳门的繁花似锦,更加目睹了在一国两制框架下幸福生活的澳门人民。我将不忘科研上求是创新的初心,牢记努力学习服务于国家的使命,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一定努力奋斗砥砺前行。
—— 叶竟
我们也应该努力走出舒适区,培养英语口语能力,强化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同时,浙江大学的博士研究生也带来了涵盖材料诸多领域的口头报告和海报展览,同学之间的思想碰撞往往可以擦出灵感的火花。我也第一次通过口头报告的形式汇报了自己的部分科研成果。第一次站在大屏幕前面对材料领域的专家让我感到非常紧张,内心忐忑不安,但正是这样的经历促进我成长,锻炼我坦然接受批评的勇气,使我受益匪浅。
—— 张钊
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我们幸运地参加了几名教授的讲座。这几名优秀的年轻教授的科研成果令我惊叹,此外更触动我的是他们以时间为顺序,从最初简单的物质阐述了一个完整而美丽的科研故事。曲教授从最初的简单想法,利用尿素和柠檬酸制备碳量子点,到之后的应用,利用光热效应治疗癌症,启发我做科研就像头脑风暴,每一个起点都蕴含了无限丰富而精彩的故事,如同海明威的冰山一角,我们需要坚定信念,不断地深度挖掘,而不是遇到一点实验上的挫折就戛然而止,另觅它径。
—— 赵亚贤
在澳门温暖的晨光里,我们穿越了安静的澳大校园,来到了澳门大学的应用物理及材料工程学院。院长李宗津教授亲切地接待了我们,并为我们简明扼要地介绍了澳门大学和我院的历史以及研究领域,研究成果。澳大我院着眼于材料的总体设计,大规模生产,器件应用和性能表征四个方面,虽成立不过五年,但已经被评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具有极快的发展速度。澳门大学的今天显示了澳大教师学子们几十年如一日对科研创新的推崇和不懈追求,更体现了我国科研实力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一部澳门大学创新发展的历史,正如澳门回归祖国这20年来的变化,蒸蒸日上。希望我们能有机会再次来到澳门大学,到那时再感受下一个历史阶段澳门的日新月异。
—— 郑家广
对于目前飞速发展的科技,只拘泥于本学科的技术有时候也会限制思维的开拓,在这次交流中,除了有我所研究的电池材料这个方向外,还有一些肿瘤治疗、储氢和建筑材料方向。最令我感到受益匪浅的是,利用低温下水泥缓慢释放氢氧化钙三维纳米尺度颗粒的方法,利用了本科材料科学中,温度越低,结晶速度越慢,晶粒尺寸越小的知识点,让我再一次感受到材料基础课程的包罗万象。和物理最终归结于E=MC2一样,其实材料学科的应用繁多,但其实其作用机理还是可以归一的,在科研过程中,能够善于结合曾经的基础课程,进而实现自己的科研或者应用目的,是非常有必要的。
—— 李玉倩
与珠海横琴口岸一线之隔的澳门大学环境优美,学术氛围浓厚,同时也展现出与内地学校所不同的多元文化气息。我们所接触到的老师、同学以及澳门本地居民也都非常的友善,让我们在这几日的学习和生活中无限顺利,澳门的风土人情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想对热情款待我们的澳门大学师生和所有给予我们帮助的人们致以诚挚的感谢。希望在今后的科研学习中,能将这次交流的收获应用上,也希望自己的科研道路能够顺畅,能有机会参加更多有意义的学术交流活动。
—— 王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