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专利申请的撰写与答复”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审核:ljf终审:发布时间:2018-10-23浏览次数:710

      10月18日下午,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北京中心的高级审查员――张殊卓博士为我院的同学们带来“专利申请的撰写与答复讲座”。主讲人张殊卓博士200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现已在专利局北京中心任职近十年。下午三点未到,曹楼617已经座无虚席,不少同学站在后排等待讲座开始。

4.jpg

张博士先主要介绍了专利申请的两大文件――说明书与权利要求书的撰写,再介绍了答复过程的注意事项,并结合大量经典易懂的例子帮助同学们理解。其中,张博士特别强调了两大原则:1.说明书应当公开充分;2.任何修改都不能超出原始申请文件的记载范围。她举了一个浅显易懂的例子:原始申请文件里写着用水洗涤,而后若改成用蒸馏水洗涤,这属于超出范围。因为蒸馏水比水更具体化,精细程度更高了。张博士指出这是专利法中的上下位概念。此外,张博士还让我们注意对于温度的描述,专利法中规定若申请文件与对比文件的温度范围有重叠或者端点值相同,申请文件都将被质疑。当同学问起遇到这种温度范围重叠情况该如何修改时,张博士进一步讲到,如果原始申请文件内提到过具体温度,那么将温度范围缩小不属于超出范围,否则这种修改就是超出范围了。可见,专利申请中大有学问,但是任何的细节都是为了维护合法的知识产权。

接着,张博士强调了答复过程中需要注意1.在答复期限内完成答复;2.在一通后答复前提交撤回申请可以获得50%的申请费退回;3.答复时一切依据在于原始申请文件。专利局北京中心从收到专利申请到最后通过平均周期是22个月,乍一听,大家都被吓到了,但其实这在全世界范围内已经算高效了! 提问环节中同学们接连不断地提出自己的困惑,张博士及专利局审查部成员一一给出详细专业的解答。在场的同学都非常有收获。

最后,张博士告诫大家,专利申请本质是一份法律文件,具有法律效应,无论申请成功与否,大家都需要对自己撰写的申请文件负全责,撰写时务必谨慎再谨慎,内容详实,切不要因为小失误付出大代价!

她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审查经验让这场讲座备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