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丝路重镇,探寻千古流传――我院赴西安敦煌暑期社会实践团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审核:lwp终审:发布时间:2016-08-27浏览次数:602

     20168月初,我院赴西安敦煌暑期社会实践团11名同学踏上前往丝绸之路相关重要省份进行社会实践的路途。陆上丝绸之路以陕西为起点,甘肃为通道,新疆为出口,青海宁夏为两翼。覆盖众多城市,多个国家,全长7000多公里连接了亚、非、欧三洲,是一条重要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交流带,对于沿线民风民俗,音乐文化,宗教信仰等等都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渗透影响,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古城西安,古称长安,自古尽为帝王都,极尽繁华。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历史长达1100余年,创造出了灿烂辉煌的文化,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使得如今的陕西遍地皆是祖先留下来的文化瑰宝,非物质文化遗产多不胜数,西安鼓乐就是其中一个突出代表。西安鼓乐起源于隋唐,盛于明清,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大型民间乐种之一,被称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是破解中国古代音乐史众多谜团的一把钥匙,对于研究、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音乐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20099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代表作名录。

    通过参观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和采访陕西省艺术研究中心邓萌副所长我们了解到目前西安鼓乐的保护已经投入了很多人力物力,积极到各地演出推广,倡导西安鼓乐进校园,建立专门的鼓乐训练基地,提高演奏者的待遇等等,尽管如此,鼓乐的保护还是面临很大的困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资金不足,虽然每年有专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金投入,但是仍然无法维持鼓乐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原因是鼓乐的演出是一项光投入而没有回报的项目。二、鼓乐的受众群体较小,不像现代流行音乐一样有大量的听众,因此较难广泛推崇。三、现在会演奏西安鼓乐的人大部分是农民,只能在业余时间参加排练,并不是专业的表演者,组织比较松散。四、鼓乐的谱子晦涩难懂,如没有专业的指导,师徒相传,自己是很难看得懂鼓乐的曲谱,这也给鼓乐的传承带来一定的困难。

 

但总的来说西安鼓乐的保护传承工作已经走过了最艰难的时期也取得了极大的成就,相对来说,同样是在丝路文化孕育中发展起来的敦煌的曲子戏,已经很难找到相关的资料,关于其传人的真实性也无法考证,几乎失传。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瑰宝,是人类发展历史中璀璨的一笔,我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它们消失,保护非遗势在必行。

与西安相比,青海、甘肃则较为远离统治者的政治中心,其宗教文化则明显盛行,最为明显的代表则是藏传佛教的发展和传播。在丝绸之路上无数的高僧留下了他们往来布道的身影,青海塔尔寺以及敦煌莫高窟都是宗教发展过程中留存下来的文化瑰宝,莫高窟尤为珍贵,每一个洞窟都诉说着千年的历史,一帧帧精美绝伦的壁画都展现着当时经济发展的盛况,大到图片故事的直接呈现,小到颜料来源,都能让我们从中瞥见历史的剪影,惊叹不已。在莫高窟景区的游客休息区,我们实地采访了从世界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以及工作人员,虽然身份不同,年龄不同,国籍不同,但是对于历史的好奇和对文化的尊重确是不约而同,特别是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对莫高窟更是多了一份心疼和扼腕叹息,除却文化本身带给我们的还有落后就要挨打的警醒。

 

社会实践虽然落幕,但留给我们的思考还有很多,数不胜数濒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急需要我们去保护,而莫高窟壁画等珍贵历史文物也亟待修复,这不仅是我们这一代人也是世世代代人们的宝贵财富,不要让这些成为千古绝唱空留遗憾,。除此以外,本次实践不应该是一个结束,这应该只是一个开始,我们要不断去实践,去践行,为了我们自己的理想,为了后世子孙的福祉。